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1|回复: 0

急诊医学

[复制链接]

27

主题

40

回帖

22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9
发表于 2023-7-16 1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是医学中一门新兴的跨各临床专业的学科,它既有本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紧密相连。急诊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的必然趋势。它主要是研究如何最大可能将急性严重伤病人员从死亡的边缘迅速抢救回来,并降低他们的并发症和致残率。
  因此急诊急救工作的及时、妥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急性病人的安危和预后。它的状况,也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医疗预防水平。
急诊医学的发展史与现状
  世界上急诊医学发展最早的是美国。美国人发现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受伤士兵由于战场和途中的及时急救,其存活率大大高于因车祸而送至缺乏专业急诊医师的医院急诊室的病人。于是1968年成立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CEP),1972年美国国会颁布加强急救工作法案。
  1979年急诊医学正式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并成为美国各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必修课程。全国有急诊医师进修学院,各省、州卫生当局下设急诊医疗服务办公室,负责计划和组织对危重病、创伤、灾害等特发事故进行急救并提供技术援助,并且负责领导、培训和考核急救工作人员。
  全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目前每年有25000急诊医师在全国6000多个急诊室为约1亿名急诊病人提供医疗服务。院前急救医疗技师(EMT)进行国家登记与考试。全国划分为304个急诊医疗体系行政区,并相互联结成急救网。
  日本的急救中心可通过电脑和无线电通讯与警察署、消防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中心血库进行紧密联系,可随时了解急诊病人应诊的科别,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及急救医院空床情况,以便使急诊病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合适的医院获得治疗。
  英国全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业医疗机构,英国皇家医学院设置急诊医学专业课程,全国统一呼救电话号码为"999"。急诊室、急救中心实行全科医师制,全面电脑化管理。
  法国的院前急救工作全由以麻醉医生为主的医师负责,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5",急诊病人打了呼救电话,由值班医生判断病情后决定派何种救护工具到现场抢救。重危病人往往需要配备有现代化的监护急救设备的监护型救护车,在现场经医生护士抢救,病人生命体症稳定后,再护送至合适的医院。
  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不过10多年的历史。1980年10月30日卫生部颁发(80)卫医字第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又发了(84)卫医司字第36号文件"关于发布《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
  目前,绝大多数县以上医院建立了急诊科(室),大医院都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配备了一定的专业队伍。全国80多个大中型城市有一定规模的急救中心,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
  全国性的中华急诊医学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同时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也批准设立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点,少数医科大学相继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将急诊医学列入医学本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课程。全国性的专业期刊有"急诊医学"、"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急救医学"等。
  急诊医学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有时也称初步急救(First Aid),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现场的最初目击者(First Responder)首先给病人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呼吸道异物等等,然后通过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站)呼救,在进行不间断现场急救的同时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达。
  现场急救主要是依靠具有初步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公民来完成。如此非医护人员与专业医护人员的救护相结合,对伤病员进行有效的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 BLS)和基础创伤生命支持(Basic Traumatic Life Support, BTLS),可大大提高急诊病人的存活率和治愈率。
  因此,向广大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的培训是急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院前医疗急救包括急救医疗技师所进行的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的医疗活动,其目的是维持病人的主要生命体征,并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将病人送往医院急诊室。
  (二)复苏学
  复苏学(Resuscitation Medicine)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现代复苏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心肺脑复苏技术的改进、普及与规范化,使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
  复苏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是:
  ①基础生命支持(BLS),包括气道控制(A)、人工给氧与呼吸(B)、心脏复苏(C);
  ②进一部生命支持(ALS),其目的是恢复自主循环,包括复苏药物与液体使用(D)、心电图诊断与治疗心律失常(E)、电除颤(F);
  ③延长生命支持(PLS),主要为脑复苏。
  具体来说主要研究如何在心跳骤停后,及时恢复自主循环、促进心脏复跳;及时建立呼吸通道;合理使用肾上腺素;早期、正确使用电除颤;勿早应用呼吸兴奋剂;"宁酸勿碱",正确使用碳酸氢钠;积极防治"再灌注损伤"和加强脑复苏等等。
  复苏学因涉及到多门临床学科,为规范其研究,1990年由欧洲麻醉学会等多家国际学术团体开会讨论,就复苏研究资料报告一体化达成公识,统一为"Utstein模式",对院外、院内复苏及复苏实验研究做了详尽的规范和统一。
  (三)危重病医学
  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如急性器官损害)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休克、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病理产科等等都可导致或继发的各种危急并发症,可出现心、肺、脑、肾、肝、代谢系统、血液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往往是多脏器、多系统相互关联的变化。这要求急诊医师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满足治疗这类病人的需要。
  欧美发达国家二十年前就把危重病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学科,普通医师要经过4~5年的培训才能成为ICU专科医师。1991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把循环休克、心源性休克、心外梗阻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心肺复苏、严重心律紊乱、不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综合症、恶性高血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多系统脏器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医院内感染、头部外伤及昏迷、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衰竭、电解质及内分泌紊乱、危重病人的营养、ICU中的创伤处理、烧伤及电灼伤、危重病人的精神病学问题和伦理学问题及脑死亡等22个课题列为优先研究的项目。
  (四)灾害医学
  灾难是突然发生的,在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同时,也使得大批人员受到伤害。如地震常造成多发伤、感染、休克;洪水造成溺水、胃肠道传染病、眼病、皮肤病;火灾造成烧伤、感染、休克;而交通事故(飞机,公路、铁路)造成多发伤等等。
  如何有效地、迅速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即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等有关的医学,叫灾害医学(Disaster Medicine)。灾害医学涉及所有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
  (五)创伤学
  创伤是青年人中(小于44岁)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如在美国每年约有14.5万人死于创伤,三倍于此数的人伤残,医疗及各种开支超过1000亿美元。在我国如95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7万人,伤残20万人。创伤作为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害的常见重要原因,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对创伤后病人死亡高峰的发现与研究,促进卫生行政部门在各地建立更多的创伤急救中心。严重创伤救治的原则是早期处理,先"救"后"查"。创伤学(Traumatology)的研究范围除了对创伤本身如何治疗和康复外,也越来越多地着重于如何预防创伤的发生。
  (六)毒理学和急性中毒
  研究和诊治各类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在美国,每年各州或城市中毒咨询中心可接到近200万个中毒咨询电话。其中25%的病人去急诊或住院治疗,5万多病人因病情危重而进入ICU。在我国,据估计在城市急诊病人中5%是与急性中毒有关,在农村每年10万人以上死于农药中毒。随着每年世界上成千上万种各类新化学产品的不断出现,各国的工业化加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中毒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是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它往往涉及职业病学、毒理学(Toxicology)、法医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临床学科。
  (七)急诊医疗管理学
  如何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的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具体包括急诊医疗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急诊医疗培训与教育、急诊医疗经济学等,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研究及如何加以完善。
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如上所述,在事故现场或发病之初即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急救,然后用配备急救器械的运输工具把他们安全快速护送到医院急诊室接受进一步抢救和诊断,待其主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送到监护病房(ICU)或专科病房,这种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加强监护治疗这三部分有机联系起来(见图1-1),以更加有效地抢救急危重伤病员为目的的系统,叫做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
  EMSS系统是目前各国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急诊医学领域之一,从急救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以及急救中心和各级医院急诊室的电脑化和网络化,到院前多方位、立体(空中)救护,EMSS 已发展成为非常高效发达的急救医疗系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格物致知

GMT+8, 2025-5-7 05:57 , Processed in 0.0326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