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6|回复: 5

严重创伤后并发ARDS行ECMO治疗

[复制链接]

27

主题

40

回帖

22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9
发表于 2023-3-29 16: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创伤的常见和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常导致患者死亡。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当前心肺功能支持的终极手段,在ARDS救治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建议ECMO治疗时间一般为2周,如果病情没有改善,考虑到成本效益因素则退出ECMO治疗。


27

主题

40

回帖

22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3-3-29 16: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ARDS是严重创伤的并发症之一,约10%的患者在创伤后会发生ARDS,严重胸部创伤、多发性创伤和脓毒症是创伤后ARDS的常见原因[1-2]。ARDS的病死率相当高,估计为26%~58%[3-5]。虽然ARDS会延长严重创伤后的病程,但其似乎并不会独立地增加死亡风险,创伤相关ARDS的预后比创伤无关性ARDS显著更好[

27

主题

40

回帖

22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3-3-29 16: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ARDS在常规呼吸机支持不能维持氧合时需适时启动ECMO治疗,但患者最终预后取决于ARDS的病因是否可逆。根据2021年ELSO成人V-V ECMO管理指南[8],大多数患者的使用ECMO的时间为9~14 d,部分患者需要4周或以上的支持。如果患者没有有意义的生存希望或桥接器官移植,在符合当地法律情况下,可以考虑终止ECMO治疗。
ECMO治疗期间,实施严格容量管理和感染防控策略,同时辅以积极的胸部物理治疗,患者肺部功能最终得以恢复。其中ARDS的病因可逆性是本例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长程ECMO治疗期间的并发症防治非常重要。出血和感染是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常常导致不良预后。其中出血往往与抗凝治疗强度和置管因素相关,一旦发生严重出血将极大影响结局。

27

主题

40

回帖

22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3-3-29 16: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ELSO报告[9]1989-2016年全球300个中心的数据显示,成人呼吸衰竭VV-ECMO治疗相关的总出血率接近15%,颅内出血发生率为3.9%。创伤早期常因合并出血和凝血功能紊乱,存在抗凝禁忌,ECMO治疗1~5 d内可以采用无抗凝策略[10-11]。本例发生ARDS时已非创伤急性期,无明显抗凝禁忌,故采用普通肝素抗凝,维持目标ACT 160~200 s之间,结合凝血谱和血栓弹力图的指导,未发生明显的出血并发症。感染是ICU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ECMO患者感染风险很高,一旦出现严重血流感染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感染控制的关键在于预防,本例患者采取严格的综合性感染防治措施,包括单间保护性隔离、控制进入人数、标准个人防护、严格执行ICU内三个主要感染防控的综合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没有发生严重的感染并发症,抗菌药物使用比较简单。

27

主题

40

回帖

22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3-3-29 16: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养治疗也是本例治疗成功的要素之一。患者腹部损伤、术后并发胰瘘和腹腔高压,通过采取早期置入鼻肠营养管、严密腹内压监测和管理、个体化的相对低热卡营养治疗,达到较为理想的营养治疗目标。

综上所述,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需要积极处理原发损伤,防治脏器功能不全,预防感染、出血、静脉血栓栓塞症等并发症,加强营养、康复和心理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基础。ECMO作为高成本的治疗手段,应该严格把握使用指征,要结合病情、家属意愿、经济条件和治疗团队的水平而综合决定,尤其是长程使用时必须充分考虑。本例患者的救治较好地落实了上述思路,不仅取得最后的成功,对提高医护团队的能力也是很好的机会。

27

主题

40

回帖

22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3-3-29 16: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ECMO技术及时干预对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跳骤停等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及生命体征的恢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时间支撑,也可为预期可能明显影响心肺功能的重大手术,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格物致知

GMT+8, 2025-5-7 08:39 , Processed in 0.0328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